人人喜欢的手游网!
首页 三国志12评价,三国志12评价如何

三国志12评价,三国志12评价如何

发布时间: 编辑:小小游戏哥 阅读量:8次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三国志12评价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三国志12评价如何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一、三国志12评价如何

期待了五六年的三国志12没想到比想象中还要差几个档次。

一、感到没劲的地方:

1打仗。三国志12体会不到乐趣,完全是兵多的赢的机率大得多,没有任何策略,并且还有时间限制,每一仗都快速扑上去攻城,否则时间到也输了,完全不符合战争实际,来不及运用任何技巧。也无地形和天时地利的优势,比不上三国志11。

2市政建设,建好了不停的升级就行了,没有多少乐趣,和三国志11差不多,但没有11直观,还是感觉不如三国志11。

3、单挑:武力低的将领完全没有比式的比要,必输。文官策略在这里也不能够体现,没有三国志11丰富和实用。

4、战略:选择一个国家后,守不住就被灭了,不能转移到空闲城市发展,不能有效利用空间和时间差,比不上三国志11

5、整体上讲,三国志12作战没有任何乐趣,更没有军团作战时状烈的场面,体会不到战争的快感。并且没有任何技巧,太简单太不用智力太弱智,只要扑上去猛攻就会必赢。而三国志11在这一点上很有趣味性和战争策略,如,以少量兵守住一个关口,对方来多少兵,基本都能挡住,能体会到一夫挡关,万夫莫开的骄傲感。

6、其他的策略大多用不上,没有三国志11成功。

例:我开局选择公孙赞,在占了四个城后,三个城的兵基本雄厚后,直扑邻城,占一个新城后,快速从后方调兵,连续灭掉下一下邻城,在对方伤兵未复员前占邻该城,优势很大,之后的战争很简单,连续作战没几年就统一天下了。在这里发现,作战时机要选择,不要怕自己兵少,因为对方伤兵复员后会更多,所以尽可能在对方伤兵复员前占城,对方就没有喘息的机会,当你有80万以上兵马进,基本可以一统天下了,连打连练兵就是了。根本没有乐趣可言。

在三国志12里要想利用地形,利用人和是不可能的。

二、建议并期待三国志13在今年出生。

以三国志11为根本开发三国志13,而三国志11的缺点是:1、当自己占领一个好的关口,比如关隘后,对方大量的兵会来攻击,电脑不会选择绕路,或者选择先攻其他敌人,分兵攻之,造成大量的兵白白的损失在夺取关隘上,而我却只损失少量的兵。三国志13在这点上要多增加些电脑的智慧,不要死死咬住一个地方而放弃了攻取其他城池,当电脑兵力在这里作无用功损失的差不多后,基本就等着别人来攻城了,甚至后方大量的兵都不运过来。2、改进电脑玩家不会绕路攻薄弱城的缺点,同时增加电脑玩家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的智慧。3、当电脑处于弱势后,增加联合其他电脑玩家的智慧,骚扰而不打的智慧。4、电脑不会主动放弃弃城池而选择其他安全的城池,这点也是自己损兵的重要原因。5三国志11城池数量少,适当增加内陆城市和台湾、日本,甚至西伯利亚城少数民族地区地图。

强烈建议在三国志11地图模式和作战形式上进行开发三国志13。三国志12唯一一个优点就是画面比11美观,但实际意义却不大。太让人不忍再玩了。期待,期待三国志13。

二、三国志12:威力加强版——体验和评价

注:以下评测基于小势力通关游戏以及对板块式地图不反感的玩家,如果喜欢三大势力虐完电脑即删的或者非大地图战略不玩的玩家可自行略过。

三国12PK已经玩了好多天,废话不多说,讲讲我对三国12PK的感受

三国12PK相比12本身,做出了很重大的改动,其改动之大,我认为三国志有PK版以来,三国12的PK和原版差距是最大的。

具体改动如下:

城市增加了城市技术

战场的阵做了重要变化,有了BUFF和耐久度

小兵提拔系统加入

秘策系统做出重大变化

结合这些改变,我来说说我对三国12PK的评价

先说优点:

一,阵的改动和AI防守方式的改动对整个游戏产生了质的改变,战争的乐趣远大于原版,而且还存在修改器进一步修改和调整的空间

原版广为诟病的,就是战术单一,进攻简单。原因在于原版AI喜欢窝弓,而城防又很脆弱,导致AI城里屯兵无数,却只会死蹲家里,才配尽失,门破之后被玩家战法狂虐。永远面对城门的攻防战,对玩家来说既单调又无挑战,缺乏乐趣。

PK版调整了阵的作用,增加了兵法阵,强化阵,以及各个阵的耐久度,这改变直接导致野战存在了可能。

我之前说过,三国志游戏中加入野战,其实就是变相削弱难度,具体可以参考三国6,由于野战的存在,电脑每每在野战中被全歼,守城优势荡然无存。

但三国12PK的野战避免了这种情况,因为大本的脆弱,以及阵对守军的强化,使得野战强冲本阵存在了取胜的价值,这很重要,只有野战存在取胜的可能,防守方野战才既有必要也有乐趣。12PK是三国志系列中,几乎所有的板块式三国志(即除了9和11以外的各代),野战AI全无胜机(除非兵力差距很大),只有12PK,AI居然可以野战击败玩家。

这里要说一下本阵的设计,三国12的本阵,其实比较像是一个具备耐久度的建筑,耐久度就是里面的兵力。这个设计褒贬不一,但是从本质上看,这个设计是成功的。以往的三国志系列也曾经有过本阵这个设计,比如5,6,7,8等,但是那些本阵有一个问题,就是么有耐久度,里面放一个部队,敌人就打不进来,但如果没有部队,就可以轻易占领。这样的设计看起来更符合事实,但是实际上造成游戏难度下降以及本阵无存在价值。因为玩家是无论如何不会让本阵空着被AI钻空子的,而AI却很有可能本阵空虚成为大漏洞。最极致的就是6代,野战只要把本阵武将挑发出来,然后快速部队上去站一下即可轻松击败AI的大军,直接造成游戏难度滑坡和战术单调。而其他几代AI会放一只部队在本阵,实际上等于减少了一个进攻力量。12PK的本阵其实是弥补了这个问题,本阵的坚固程度是变化的,而本阵的脆弱性又是固定的,这既让直冲本阵的战术有存在价值,又不会存在像6那样的大漏洞。

野战既增加了乐趣,也没有降低游戏难度,这是12PK比较成功的一个改进,在历代三国志游戏里,12PK的野战都算是出色的,能兼顾乐趣和难度,大约只有8PK和12PK了(三国5其实是个只有野战的游戏,不算在内,而且AI攻防作弊)

二,秘策系统的改进使得秘策系统变化更加丰富也更能突出人才的重要性

原版的秘策系统虽然设计了很多秘策,但是实际使用率不高,使用最多的就是求财、绝道等个别几个。而且只要有军师、鬼谋等特定的特技,即可使用,特技因为有陈情可以训练,有宝物可以增加,所以也并不稀有,特别是宝物增加的特技,即便原特技持有者死了,依然可以通过宝物传承给其他人,于是秘策变得非常容易得到,人才的重要性不能体现。

原版秘策的灵活度也有很大问题。因为秘策是需要长时间研究的,并且有上限(最多3个),所以战略秘策战术秘策都要事先囤积,缺乏灵活性,不能根据时局的变化而临时调整,玩家在囤积秘策的时候必定选择最具普适性和实用性的秘策(包括AI也是如此),因此,一些效用不明显或者普适性不强的秘策就无用武之地了,尤其是战术秘策,大量战术秘策基本都是摆设(比如远望等),玩家不可能放弃求财、求贤、绝道,而去开发这种秘策屯着。

原版秘策的命中率也有问题,原版秘策只要放出去就必定成功,随机性只在献策的时候表现出来。因此绝道、收夺、离间等秘策根本无敌,只要不停开发这些东西就行了,这导致战略性和随机性大减,乐趣也随之减少。

但是秘策系统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系统,秘策系统改变了以往三国志各代文官的鸡肋地位,给了他们表现机会,问题只是设置上的缺陷。

于是PK做出了重大的调整,我认为这个调整是成功的。

PK的秘策不再需要研究和金钱,取而代之的是武将固有秘策和秘策点(类似三国11的技能点)。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原版固有的三个问题

1,是强化了武将的作用。因为秘策不能研究,因此带有强力秘策的武将变成稀世珍宝(比如法正的绝道),现在你有鬼谋有军师也不行了,有诸葛亮也不行,必须有法正(或者吕蒙)等为数极少的几个人才能使用绝道这样的强力秘策,优秀的谋士变得极为重要。同样,战场上的秘策也需要优秀的参军来释放,不是你随便花点小钱开发一个伏兵之策就能大打十面埋伏,你必须有带这种秘策的参军才行,大大强化了人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小秘策登场的机会。特别是当你没有什么强力军师的时候,哪怕一个名工之策也会让你觉得比较欣慰,或者有个远望之策,也会让你在战场上多那么一点点胜算,而原本,这种秘策几乎没有登场的机会。

2,使用更灵活。用P点来放秘策,结合秘策由武将持有,现在的秘策可以因时制宜,而不再是当战机已在稍纵即逝的时候,却没有合适的秘策可放,也让一些平时用的不多的秘策得到了登场的机会。

3,秘策可以防御,这个改变非常重要,秘策不再是无敌的,随便放的,敌人的军师可以阻挡你的强力秘策,所以释放的时机很重要,而随机性也加强了战局的变数。

秘策系统经过这一系列的改良,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系统,很好的体现了三国时期谋士和军师们的地位与作用,希望光荣能够延续下去(如果还有三国系列的话)

三,城市技术让战略更丰富

城市技术是PK版新增加的要素,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科技,当然也有一些普遍性的技术,城市技术让内政派不再无事可干,因为有了可追求的目标(当然中后期依然是鸡肋,三国志任何一代游戏的内政到了中后期都是鸡肋,这是游戏本身固有的问题),有很多城市科技对战略是有很大的价值的,比如兵法阵看破,比如筑城妨害,比如军医治疗等等,这些直接影响到具体战斗,在游戏初期以弱胜强的时候具备很大的作用,内政派玩家也可以通过城市科技来削弱敌人强化自己,达到战略目的,这给了玩家制胜电脑更多的选择,丰富了游戏细节。

四,异民族、灾害以及武将招收难度等细微调节

PK还加入了异民族、灾害、升级兵种、异民族兵种、小兵提拔等新内容,加大了武将招收的难度,调整了技术所、计略所等建筑对整个国家的作用,都是在细节上丰富PK的内容,让游戏有更多的变化。

以上是PK的主要变化和优点,再来说说12PK版的缺陷

一,兵装、士兵等全都没有成本,中后期内政成摆设

这个可以说是最大的一个问题。士兵可以无限征召,不需要养兵的费用,兵装同样。导致中后期资源极度膨胀,对战略游戏来说,这是致命伤(尽管光荣的三国志本质上来说根本不算战略游戏)。玩家到中期开始,对国家经济已经可以不闻不问(当然,养武将还是需要不少钱),内政变成可有可无,只要战争即可,这算是光荣三国志系列的通病,但是12PK是比较严重的,这点上讲,6和9确实是全系列作的最好的,6代中后期征兵极其困难,养民很慢,9代的粮草一直都是比较紧缺的。而12PK基本无此问题,因为没有人口概念,没有兵装成本,没有士兵耗粮。光荣可能是出于平衡武将薪水的角度来考虑,但是我宁可武将降薪,也不希望兵和装备不要成本。或者也可以像11那样限制城市最高士兵数,否则游戏到后期变成堆兵力竞赛,就没有意思了。

二,野外阵的耐久度还是不够,另外,阵应该可以被守军重新占领产生作用

12PK的野战已经算做的比较成功,但是还是有这光荣一贯的问题,AI始终不敌人脑,中期玩家有了大量部队和一些名将以后,野战成了收割AI的战场,各种阵的耐久也不高,兵法阵只有300,可以很快打掉,没有阵的保护,AI野战就是送死。当玩家实力增强到一定程度,收割AI很轻松,这点上,12PK不如8PK,8PK的每一战都会有很多变数和险恶,论战斗的艰难度,8PK是首屈一指。此外,阵在被攻击方打掉一次之后就变成普通的才配点,不再具备任何战术价值。这个设计我认为不好。应该可以被守方重新占领后重新具备作用,尤其像兵法阵,本身带有保护城防的功能,战术价值非常高,如果可以重新占领,野战必然会打出更多的花样。

三,撤退机制不科学

12PK延续原版的战败方随机被抓设定,而PK更大问题是参军必被捉,这个设定要么是BUG,要么是脑残。导致没有把握的战斗根本不敢上参军,限制了秘策系统发挥效果。另外时间到也算进攻方失败,并且随机抓人,配合AI的抓名将就斩的设定,导致玩家在进攻时束手束脚,而且战则必求胜的心理,影响游戏的趣味度,像三国志这种历史策略模拟游戏,如果战则必胜,反而是失去乐趣的,必须让玩家有一些失败的感觉,而失败惩罚又能恰到好处。

四,同城同将同时间分身两地的问题

12PK其实是用的大体上是6的设定,大地图虽然简略,但其实和6异曲同工,包括军略和政略的分开运算,战场的绘制,6V6加参军的设定,都来自6代。但是6代有一个很好的东西没有继承,就是全国战场同步计算。12PK中你同时进攻敌人的两个城,结果两场战斗中,敌人两个城里的同一批武将都会出现,等于这个月XX既在A城打了你,又在B城打了你,成了分身。6代中因为战场同步计算,所以没有这种情况,而12PK中这种情况比较严重。

五,战场部队数限制导致名将登场率减少

12PK用的是光荣三国志经典的板块式地图战略(大地图战略的两作全系列销量最低,可能是让光荣放弃这种模式的原因),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限制上阵武将数,保证局部战场的相对平衡。但这也导致中后期大量名将无用武之地,这种情况10代最严重,五人组横扫中国,其他人在家种地,3代和8代则相对好很多,尤其3代,因为可以本城追加援军,所以名将和二流次名将的登场机会还是有所保证,而8代因为可以三城支援,后期大会战也是有所保证。12PK则始终最多11V11(算上参军),于是大量名将除了守城,平时没有什么机会登场了,作战主要是最强阵容的事。这无疑降低了游戏乐趣。作为本质其实是名将收集游戏的三国游戏来说,收集了却没地方用,其实是比较可惜的。6代有个体力限制,其实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惜12没有采用。

总的来说,作为一款板块式战略游戏,三国12PK对原版做出了很大的调整和提高,其可玩度已在水准之上。

三国志游戏整体而言,都是一款缺乏战略性难度不高的收集养成及历史代入游戏,正如正则说的,三国志游戏的好玩与否,其实不在于其难度到底有多高,而是玩家可以用多少种方式去虐杀电脑。三国12PK在虐杀电脑的方式上,可谓千变万化。但如果你对如何虐杀电脑不感兴趣,只一心想体验与AI交战的难度和智商优越感,那么我想说,三国志游戏全系列12作,没有一款可以适合你。如果真的对自己的操作和智商自信满满,想体验高玩的感觉,三国12至少还提供了相对公平的人人对战,这点上已然强于其他各代了。

三、三国志12全武将个人评价

San12正式发售近三周了,因为一时的失望而吐槽什么的谩骂什么的应该也逐渐随着对这款游戏的深入了解而转为开始研究如何让这款游戏更具可玩性了吧?(向各位数据党研究党致敬~)

说起来在等待San12的这段时间里我们无聊得一次次的重玩11,10,9什么的,当然以目前情况来看肯定是San11被撸得更多啦,因为前段时间我看到的都是拿San11来跟San12对比。。这种拿处了6年而且按照我们的方式去改造的EX来跟你刚接触甚至还来不及深入了解的现任对比显然有失公允。。

不过这话题要打住。。Anyway,这贴是来讨论San12武将的==

San12很多武将都有了上阵带兵的机会,包括文官,因为特技/兵种/技能的搭配问题实在是有很多种变化,当然你如果说6神将打天下的话。。那么其实你玩哪一代不是用一堆猛人打天下的啊==这其实是自己玩法的问题啦==

扯了那么多,终于到正题了。。

虽然我知道给武将评级,比如S级,比如B级,比如SB级(。。)什么的已经用烂了,但是LZ依然很俗的用了。。

另外本次单机5神/古武将/11区人民不参与评价。。

以武将名鉴的默认排序来。。

带有些许LZ的个人主观意见。。

对于喜欢固定阵容名将打天下的人可能没什么帮助,对于喜欢小势力,多线开战,不同人才搭配的玩家可能有点用~

各位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比如说哪位武将没我说的那么废/神,欢迎探讨~

评级参考:

S(S+):威震八方。能改变局势的人物。。S+表示这级别中的佼佼者。

A(A+):当世良将。他们完全有能力成为一只军队中以其为核心打造战术的关键人物。。A+表示只要稍微提升点能力或技能就能成为S级,下同。

B(B+):独当一面。如无意外,一只强悍的军队的主力构成应该是以这个级别的武将为主。

C(C+):可堪一用。他们本身不差,但是缺乏亮点,很容易被取代。

D:难以入队。完美无瑕,无懈可击,你根本无法理解暗耻脱裤魔为何要将他们制造出来。。除非你实在凑不齐一桌麻将(误。。)

另外,这贴讨论的以战斗力为主,内政人才会注明内政级别。。评级后括号为潜力。。

1.阿会喃

兵科:骑兵

战法:攻击强化

四维:65/74/26/33

内政技能:兵心

战斗技能:无

评级:C(C)

跟白板差不多。。很显然在霸王大陆中炙手可热的南哥这代并不风光。不过他的统/武能力不错,自身战法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战斗力(虽然弱智持续时间短),在小势力中也算一员猛将。

2.伊籍

兵科:弓兵

战法:破坏力弱化

四维:29/24/80/86

内政技能:商才/耕作/名士/收集/辩舌

战斗技能:无

评级:B(B+)

内政评级可以达到A,优秀的人才。拥有游戏中守城第一神技破坏力弱化,搭配自身较高的智力可以令敌军对城门的威胁长时间降低。本身是弓兵守城也比较好,无奈没有远射/豪杰,自身统/武又比较低,培养难度高,不推荐培养战斗能力,倒是给他喂4个政治果(喂。。打开方式错了啊。。)达到90政比较靠谱。。小势力不可错过。守城良将。

3.尹赏

兵科:弓兵

战法:弓攻击强化

四维:51/44/62/66

内政技能:商才/监视

战斗技能:无

评级:C(C+)

内政评级C。。这位能入队完全是因为他的战法。。群弓BUFF+还算可以的四维,小势力足以占据一席之地。不推荐培养。

4.尹_

兵科:枪兵

战法:智力上升

四维:26/15/66/77

内政技能:商才/收集

战斗技能:兵器

评级:D(D)

内政评级B。虽然拥有兵器技能,然而这货的统率太低,即使带冲车也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坚挺,还有战法是智力上升这种比较鸡肋的BUFF。所以还是安心在家搞内政吧。。

5.于禁

兵科:弓兵

特技:弓军强射

四维:83/78/74/57

内政技能:练兵/监视

战斗技能:水练/攻城

评级:B+(A)

二线武将。。虽然弓军强射看起来很美好,但是如果能把加的防御去掉,更多的提升其他能力会好一点。。毕竟是6点采配的战法加10点攻击有点说不过去。。不过加的射程和视野超赞。。于禁的能力很强,可惜的是作为一个弓兵没远射比较失败。。话说回来,虽然他有这么多不足,小势力得到他还是请供养起来。。稍加培养,给他个远射和豪杰的话,马上是A级水平。

6.卫_

兵科:弓兵

战法:弓攻击强化

四维:69/46/79/78

内政技能:名士/辩舌

战斗技能:远射/兵器

评级:B(B+)

内政评级B。后期名将系列。。同为弓兵,为何能力不如于禁的情况下还能和于禁平起平坐?因为有远射和兵器技能的支持。。这货带投石车是个猛人。就算在前期只有冲车的情况下也能发挥不俗的战力。他的能力没什么培养价值,不过可以给他个攻城,当然不推荐。。小势力良将。。

7.袁胤

难以入队,后方随便找个农业城市丢了吧。。

8.袁_

兵科:弓兵

战法:射程弱化

四维:66/51/63/65

内政技能:收集

战斗技能:无

评级:C(C)

毫无亮点。。我无法想象拥有射程弱化的弓兵为了削弱对方的射程非得凑过去让人射的。。虽然这个战法范围算比较大。。

9.阎行

兵科:骑兵

战法:刚勇

四维:76/84/66/58

内政技能:练兵/补修

战斗技能:一骑

评级:B+(A)

出乎意料的强力。能力不差,战法很猛。对于骑兵这种近身容易触发单挑的兵种来说,较高的武力和一骑技能算是有加成。缺陷是没有豪杰对同兵科无优势。。小势力核心人物,培养推荐给个豪杰。能有攻城神速更佳~PS:人物画不错!

10.阎柔

兵科:骑兵

战法:防御弱化

四维:71/57/71/73

内政技能:人脉

战斗技能:神速

评级:B(B)

内政级别C。靠战法混饭吃的家伙。能力太平庸无培养价值。有神速的骑兵是小势力骚扰战术不错的选择,阵地战主要作用是绕切后排弓兵以及弱化敌人。。

11.袁术

兵科:枪兵

战法:全攻击强化

四维:44/65/65/16

内政技能:名士/人脉/辩舌

战斗技能:攻城/兵器

评级:C+(C+)

内政级别C。萎帝这代数值萎,但是技能和战法不错。有攻城和兵器,初期想速推还是比较容易的。统率是硬伤。小势力。。尼玛的你能别掉袁术了怎么都不可能是小势力吧==可惜风头完全被他哥盖过

12.袁尚

兵科:弓兵

战法:弓攻击强化

四维:63/75/42/38

内政技能:兵心

战斗技能:无

评级:C+(C+)

战法有加成,比他大哥哥强。。小势力良将。

13.袁绍

兵科:枪兵

战法:全攻城强化

四维:81/69/70/73

内政技能:名士/兵心/收集/人脉

战斗技能:攻城/兵器

评级:A(A)

老袁这代出头天啦,不错的统率,超强的战法,还拥有攻城和兵器,简直就是威力加强版的袁术啊。。有了它敲城门分分钟的事。。对他有爱的同学可以培养,但是比较难而且培养起来没有质的改变,不推荐。。同样的,能灭掉袁绍的不会是小势力啦。。

(未完待续)

OK,关于三国志12评价和三国志12评价如何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资讯
猜你喜欢